当前所在位置>> 9728太阳集团>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福建融合共建港口“大家庭”

         为进一步指导和推动福建省沿海港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福建省政府印发《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优化整合港口资源,推动沿海港口持续快速发展。

        港口吞吐量屡创新高,有力地支撑了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据了解,2020年,仅厦门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就完成1140.53万标箱,增长2.54%,领跑全省,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高层次

        明确四港功能定位

        “《规划》是省级最高层次的港口规划,该规划明确全省沿海港口由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泉州港四个港口组成。”福建省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沿海港口规划利用建港的自然岸线全长384.2公里,其中深水自然岸线255.9公里。全省沿海已开发建港自然岸线占全省规划利用自然岸线的38.4%,已开发建港深水自然岸线占规划深水自然岸线的34.1%。根据《规划》,福建港口将形成以福州港(福州市港口)、厦门港(厦门湾内港区)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其它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

        “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形成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和泉州港4个港口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小、散、乱’等突出问题,实现对全省港口统筹管理。”该负责人介绍。

        其中,《规划》明确,厦门港应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促进临港产业发展,积极拓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邮轮和旅游客运,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突出国际化发展方向,逐步发展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安全绿色的现代化港口,引领全省港口全面参与区域港口竞争。

        《规划》提出,福州港在有序扩大港口规模的同时,应大力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加快拓展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功能,提升对台运输和旅游客运服务水平,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运输为主,客货兼营、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实现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安全绿色、港城协调。

        此外,湄洲湾港将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并积极拓展现代物流、临港工业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泉州港将发展成为以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矿建材料、煤炭等散杂货运输,逐步拓展集装箱外贸航线,对台客货运输优势突出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福建沿海4个港口共有25个港区,发展基础和阶段不尽相同,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以及服务临港工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较大差异。”厦门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规划》,进一步厘清了各港口的战略定位,从而促进福建省港口集约化发展提质增效。

        高起点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规划》提出,全省沿海港口必须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和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打造“丝路海运”特色品牌,构筑该省及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两岸交流的重要门户枢纽。

        2018年12月24日,“丝路海运”在厦门正式开行启动,同日,“丝路海运”运营平台——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至今,“丝路海运”呈现良好成长态势,航线网络、合作伙伴、品牌影响力均不断扩大,随着更多参与方的加入,“丝路海运”加速推进,进一步提升品牌吸引力与凝聚力,汇聚更多更好航贸物流要素,助力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

        “一直以来,福建省致力于加快推进福州港、厦门港核心港区整体连片开发和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完善港口配套公共基础设施,打造面向世界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港口群,已初步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要港口、湄洲湾港、泉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港口布局。”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建省港口与铁路、高速公路紧密衔接的基础设施和“多区叠加”的政策环境,为率先开行“丝路海运”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福建省水运工程累计投资489亿元,新增生产性泊位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25个,至2020年底,全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共42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184个,深水泊位占比43.7%,建成湄洲湾港罗屿30万吨级(结构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厦门港东渡邮轮码头、厦门主航道四期等一批大型深水泊位和航道工程,具备停靠世界最大主力船型条件。

        《规划》指出,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区位优势独特,“三纵六横”铁路网和“六纵十横”为骨架的高速公路网等综合通道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促进了福建省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互动与合作,以及东南片区与中西部省份经贸往来。福建沿海港口应通过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综合枢纽和物流节点作用。

        依托“丝路海运”,以海港为基础、以陆地港为节点,以多式联运为抓手,福建“海丝”核心区将探索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通道。

        高目标

        全力实现以港兴城

        “《规划》为推动港口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挥好规划性文件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把蕴藏在各大港口中的发展潜能激发出来,就一定能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规划》为福建沿海港口发展定下了怎样的目标?

        《规划》明确,按照交通强国建设和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求,以完善港口布局为中心,主动对接沿海各市(县)产业布局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疏港铁路、公路、物流枢纽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完善港口运输系统,促进沿海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联动发展, 切实把港口优势、海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实现以港兴城,以港强省。

        同时,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交通强国建设目标,《规划》提出分两步走的思路——

        到2025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6.8亿吨,建成4个亿吨大港,形成功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保障能力充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港口群;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卓有成效,重点港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码头能力进一步释放,后方集疏运体系短板基本补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港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能够满足且适度超前于行业转型升级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到2035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8亿吨,厦门港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突破2000万标箱。沿海港口形成设施先进、港城协调、物流高效、绿色安全、智慧发展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煤炭、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专业化码头布局更加完善,LNG等新兴货种码头布局更加合理,码头结构明显优化,岸线资源、码头能力、集疏运通道等保障充分。资源集约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形成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港口空间格局。充分适应腹地产业发展和布局要求及国际航运发展趋势。

        “借助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优势,通过推广物流运输、码头作业、口岸通关、海运服务、数据互通等各项高质量服务,福建港口发展将大有可为。
 
Copyright © 2019 9728太阳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迅腾公司设计并维护   闽ICP备 15022488   
闽公网安备 350105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