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流仍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因而,市场领先的电商企业已将物流当成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将其视为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筹码。这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纷纷加大对物流的投入就可见一斑。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之下,电商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物流的竞争。这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国内电商物流配送速度可谓冠绝全球。
不仅如此,电商物流服务标准还在被不断刷新。目前,京东建立的电商物流“211限时达”标准早非行业最高水准,去年易讯进攻京东大本营北京时所推出的“一日三送”已将之打破。或许是作为迟到的应对措施。日前,京东正式推出号称“极速达”的“一日四送”服务——将实现三个小时商品送达,比之前的“211限时达”快两倍。针对京东的这一举动,易迅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易迅自有物流的继续完善和后台系统的升级,易迅未来两小时送达,甚至限时送达都有可能。
然而,在安邦研究员看来,电商企业这种追求物流配送速度的竞争方式其实已经偏离了方向,反映了电商物流的竞争进入了非理性的状态。实际上,电商物流这种盲目追求速度的做法并不符合现代物流的应有之义。在学术界,虽然对于物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中的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是:物流是将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的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和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以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适当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给客户。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物流从来就不是盲目地追求快,追求的是“适当的时间”。而“适当的时间”就是客户最希望收到产品的时间点。对于电商市场的消费者而言,“适当的时间”并不是现在下单,几小时之后送到,而是希望在需要的时间送到。这个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几小时之后、也可能是一天甚至几天之后。所以,对于电商物流而言,盲目地追求快并不是理智的做法。因为这不仅会增加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操作难度,而且还可能使得物流体系变得更为脆弱。
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终端配送时间表面上看只是缩短了几小时,但是其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以及对整个物流系统造成的压力却是成指数上升的。据京东透露,为了实现三小时商品送达,京东给这些“极速达”的订单开“绿灯”,可以插队拣货,专人包装,最后也不需要拨送到各个拨运中心,全部统一装车,单独发送。这所导致的高昂物流成本令人惊讶。京东指出,“享受极速达服务的客户,无论订单金额是多少,都需要支付49元的快递费。”在电商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将免运费当做竞争手段的背景下,京东收取如此之高的快递费足以说明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高成本。
而最关键的是,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还未必能够讨得消费者的欢心。毕竟消费者需要的是准时而不是单纯的快。因而,就电商物流而言,电商企业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在自身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让消费者自行选择配送时点,企业按照消费者选择的时点进行配送。在我们看来,这才是电商物流发展的方向,盲目地追求快并不是理智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