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或许是对目前集装箱海运业最为真实的写照。在这一形势之下,即使业界龙头老大马士基的集装箱业务在前两季度获得了盈利,但全年也很可能与其他船公司一样难逃亏损的命运。A.P.莫勒——马士基集团日前于哥本哈根发布了今年第三季财报。数据显示,货柜航运业务第三季度亏损3.2亿美元,首三季微利0.5亿美元。季度内货柜运输量210万大柜,同比增加16%。以此可以预计,经过更为惨淡的第四季度之后,马士基的集装箱今年再次录得亏损几成定局。这同时也意味着,今年所有主流集装箱航运公司全部会陷入亏损的境地,再次上演在2009年发生的那一刻。
在我们看来,随着这一局面的持续,集装箱海运业的重组潮可能正在悄然形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当下全球宏观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据最新数据,美国10月PMI指数已经降至50%附近,制造业放缓迹象明显。制造业的放缓,可以预计美国就业状况难改,实体经济将再次面临困境。而在欧盟方面,调查机构Markit11月4日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今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可能面临下降的局面。Markit公布的欧元区10月份私营部门综合PMI指数为46.5,明显低于9月份(49.1),也低于此前公布的预估数据(47.2)。分析认为,10月份PMI指数走低,可能预示今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将出现下降,除非今年11月份欧元区经济“意外大幅走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最大结算所LCH.CLEARNET宣布上调交易意大利债券的保证金(用于保护交易对手方免受违约风险)之后,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周三飙升了0.73百分点,至7.48%的峰值。意大利债券相对于德国的溢价升至572个基点,又是一个欧元时代的新高。这一大幅震荡促使许多投资者和策略师提出,欧元区危机也许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同时,路透社(REUTERS)周三援引欧盟(EUROPEAN UNION)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德国和法国官员已就欧盟改革方案展开讨论,希望形成一个更加统一、规模可能较小的欧元区。欧元区的前景似乎越来越不容乐观。这些都意味着全球贸易量增长乏力。
与此同时,具体到行业层面,集装箱航运业运力过剩局面却难以扭转。实际上,今年集装箱需求量其实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只是运力的过剩导致了运价连创新低。这从多家船公司财报中就可看出。不过,在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要向扭转运力过剩的局面几乎不可能。这从马士基、达飞、中海、长荣等船公司前赴后继地造船就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马士基宣布订造10艘1.8万TUE超大集装箱船舶后,达飞也将其13000TEU船订单的一部分提升到16000TEU。赫伯罗特、美国总统、东方海外和韩进海运公司都跨越其现役最大船型的规模而直接订造13000TEU-14000TEU的船舶。中海和地中海航运更是捷足先登,其订购的14000TEU的船舶近期已经交付。中海集团上周再度宣布了总数达16艘的新船订单。当然,在我们看来,在市场运力已然过剩的背景下,众多船公司前赴后继地造船表面上看似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却是理性的行为。一方面在于目前船舶造价处于历史地位,此时低成本造船能为未来的竞争积累优势。另一方面,在马士基掀起新一轮的船舶大型化浪潮后,其它船公司也不得不被迫跟进,否则与其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所以,即便中远在不断呼吁理性发展,但却不能改变这一现状。
显然,在集装箱海运需求增长乏力、而运力过剩局面又难以扭转的背景下,所有的船公司最终将接受市场规则的残酷考验,优胜劣汰。实际上,这一趋势也已初现端倪,日本最大的船公司之一——三井商船董事长武藤幸一(Koichi Muto)日前表示,在单家船公司都面临财政窘境的情况下,日本3大船公司分拆集装箱业务并合并为一家企业乃是可选项之一。武藤幸一称,“当然,合并的想法是选项之一。但目前还没有此类讨论,我们应该对每一条路都保持灵活。”但他补充说,“我们粗泛地调研过这种可能性。”
总之,在运力过剩局面难以扭转,而船公司又为保持未来的竞争力而不断造船之时,市场最终会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行业重组或许也难以避免。 |